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警务资讯 >> 警方提示 >> 正文
【警方提示】预防养老诈骗,值得收藏
发布日期:2024-01-18 09:54   阅读:

近年来,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角色的转变,普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强烈的健康需求。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老年人大多缺乏辨识能力,对许多新生事物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不能及时了解,对犯罪分子多变的犯罪行为缺乏相应防范意识,十分容易被骗。

常见的养老诈骗形式:

1.愈疗病痛噱头多,高额“妙药”诱惑大。某些机构和人员打着公益的幌子,邀请所谓的专家、医生来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知识讲座、义诊、免费检查等活动,有的还会赠送礼品(鸡蛋、牙膏、牙刷、毛巾等),要求老年人详细填写住址、病史、电话等基本信息,为违规推销产品(多为无药效的保健品)或非法诊疗(未经备案或未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)做铺垫。这些机构往往无正规票据和医疗文书,患者遭受损失后难以依法维权。

2.以房养老财空尽,贷款理财套路深。不法分子以“投资养老”、“以房养老”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,向老人群体推销一堆看似没有任何风险、每月在家坐享高额收益的理财项目,诱骗老人家办理房产抵押,再把老人家借来的钱拿去买推荐的理财产品或直接据为己有。在此过程中,骗子们不仅以高额利息为诱导,还会以免费旅游、免费“名师”上课、答谢会等名义诱骗老人,并宣称是“国家项目”,借此获取老年人的信赖。

3.古董收藏回值高,养老投资易冲动。近年来,收藏品骗局已成为养老诈骗的重灾区。一般分为四种诈骗套路。第一种是以低换高,就是把低成本廉价的一些工艺品,包装成高价值的收藏品,向老年人进行售卖。第二种讨论是高价回购,虚假承诺以后将高价回购老年人购买的收藏品,诱骗老年人去购买。第三种是定期返利,虚假宣传老年人投资的收藏品将获得高额返息销售的分成等,诱骗老年人去投资收藏品。第四种是代为拍卖,故意夸大老年人手中收藏品的价值,以召开拍卖会、展览会等名义骗取鉴定费、展览费、拍卖预收费等费用。

警方提示:

1.消费观念要正确,正规渠道信得过。老年朋友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,平时通过正常渠道和权威媒体多了解健康知识,多听取医生对养生保健的建议,对自身疾病不盲目恐惧,适当锻炼身体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,索要正规的销售凭据,认真检查产品包装上是否注明了生产企业名称和企业生产许可证号。如遭遇非法行医蒙骗,应将有关病历、药品、以及相关票据等证据保存好,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举报。如在非法行医点遇到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,应及时拨打110报警。

2、投资想法要遏制,“天降馅饼”并不香。正规的“以房养老”是一种保险产品,全称叫“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”。其一,正规的会由专业的保险机构经营,非正规的则会出现其他金融机构;其二,正规“以房养老”不会出现借款合同、房屋买卖合同、理财合同;其三,正规的“以房养老”保险公司只要房子的抵押权,房屋所有权始终归老人(也就是房屋的所有人)所有,只有在老人身故后,保险公司才可以进行处置。如果有人说“以房养老”是投资理财的项目,还保证“稳赚不赔”的,就需提高警惕。在“以房养老”相关合同书上签名、按指印时要慎重,最好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辨析合同的内容。

3、防伪编码要查清,珠玉宝石认准证。拿到一件收藏品证书,可以登录“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,查询网站上是否有该出证机构,进入该机构官方网站查询证书是否存在,观察证书的重点内容是否齐全,包括是否有CMA标识(中国计量认证)和防伪标识、印章是否清晰完整、机构地址及联系电话等是否齐备、检验人员签名是否清晰可辨认等。广大老年消费者要注意,手工填写的鉴定证书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