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警务资讯 >> 媒体报道 >> 正文
[广元晚报]警方GPS追踪 锁定嫌犯逃跑路线
发布日期:2014-12-12 09:17   阅读:
魔高一尺
陈某为学反侦查,看法制节目和书籍,学习了解警方侦查手段;作案从不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;关闭手机;使用假身份信息住宿;得手后“人赃分离”藏匿,甚至返回案发现场,混在围观群众中观察警方的勘查工作。

道高一丈


警方侦查掌握了陈某作案规律;为可能被盗的设备安装GPS并进行伪装,还派专人值守;根据GPS运行轨迹,调取监控发现陈某信息;走访调查,发现陈某踪迹;乔装路人,假意问路将陈某诱至身边抓捕。
 
“兄弟,麻烦你过来说个事。”11月23日上午,在德阳市罗江县新盛镇某村,两名男子向一位正在地里劳作的农民求助。然而,就在农民走到两人身边时,却被两人死死地控制住,随即,一副冰冷的手铐锁在了农民的手上。
原来,农民陈某(29岁,德阳市人)正是今年盗窃中石油一勘探队安装在剑阁的价值160余万元特种设备的犯罪嫌疑人。
 
案发
勘探队屡次被盗  昂贵芯片丢失
11月3日,中石油一勘探队负责人到剑阁警方报案称,他们安装在普安镇和城北镇的20余个石油勘探的采集站(FDU)和电源站(LAUL)设备被盗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余万元。
“嫌疑人熟悉石油勘探队的作业习惯和线路分布,对作案目标明确,得手后并不会迅速离开,都会在距现场不远的地方拆卸设备,只带走有价值的芯片,且拆卸工具是市面上买不到的。”据办案民警介绍,这些价值不菲的设备只有巴掌大,若不是“内行”根本不知道它的用处和价值。
随即,警方对勘探队员工进行了排查,并对案发现场必经之路的监控进行了全面分析,但均一无所获,案件暂时搁浅。就在此时,11月10日勘探队又有设备被盗,作案手法如出一辙。剑阁警方遂成立“11.3”专案组全力侦查该案,并被省公安厅挂牌督办。
侦破
为设备装GPS  追踪嫌犯行踪
“按照之前发案的时间规律及被盗物品的变化,我们推测犯罪嫌疑人很快又会作案。”办案民警说,但因为勘探队设备铺设数量多、面积广,人为蹲守基本不可能,“我们决定在易盗作业点的设备上安装微型GPS。”为避免嫌疑人在盗窃时发现GPS,民警还对加装的GPS进行了“乔装打扮”,并派专人巡逻值守。
11月17日,盗贼“如约而至”再次行窃。经案发后清点,勘探队前后三次共被盗勘探设备138个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余万元,间接损失则达千万。
但令人欣喜的是,嫌疑人本次盗窃的设备中,有一个设备刚好安装了GPS追踪器。但就在警方进行GPS轨迹追踪时,GPS信号在德阳市罗江县白马镇就消失了。“我们猜想应该是嫌疑人发现了GPS,所以将他卸掉了。”
嫌疑人乘车  一直将赃物抱在怀中
随后,民警根据GPS追踪轨迹分析,初步判定嫌疑人是沿老108国道逃到了德阳。随后,警方调取了相应时间段的公路收费站监控及卡口信息,终于从海量的视频信息中排查出嫌疑人乘坐的是普安到德阳的班车。“按常理说,乘客会将较大的包放在座位下或者行李架上,但他却一直紧抱在怀里。”
找到嫌疑人线索后,民警立即到白马镇展开走访调查,但两天时间均一无所获。就在民警觉得线索又要断了的时候,一名水果摊主认出了嫌疑人,“他是临镇新盛镇的人。”民警随即又赶赴新盛镇走访,从该镇居民口中明确了嫌疑人陈某的身份信息,并确认陈某常年在中石化务工。所有信息都吻合上之后,专案组决定实施抓捕。
抓捕
民警假装问路  将嫌犯诱至身边
11月23日上午10时,侦查员来到陈某家中,此时陈某正在自家菜园中劳作。为避免抓错人打草惊蛇,两名侦查员便假装问路与陈某搭讪,再三确认其体貌特征。
“兄弟,麻烦你过来我跟你说个事。”确认陈某身份后,侦查员便将陈某诱至身边,并突然发动攻势,将陈某控制。但侦查员并未在陈某家中找到赃物,一无所获时,陈某家的菜园内一处新翻动过的土壤引起了侦查员注意。侦查员遂对该位置进行挖掘,在挖到约半米深时,找到了陈某藏匿的赃物。
交代
曾返回案发现场  假装围观探风
“你手攀住我肩膀那一刹那,我就知道你是来抓我的,只有警察才这么抓人。”到案后,陈某向民警坦承,由于平时喜欢观看法制节目及侦查类书籍,所以对公安机关侦查手段比较了解。
陈某说,为避免留下线索,他在作案时从来不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,还会关闭手机,住宿也使用假身份信息,得手后将赃物进行“人赃分离”藏匿。“案发后,陈某为弄清我们的破案进展,甚至还返回案发现场,混迹在围观群众中观察我们的勘查工作。”办案民警称,因为陈某实施盗窃后还未找到买家,加之赃物保管得比较好,所以赃物被追回后仍能正常使用,并于12月4日全部发还给了勘探队。
 广元晚报记者  周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