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查
写信
首页
征集调查
警务资讯
新闻中心
权威发布
警方提示
媒体报道
公安影像
政府信息公开
政策
政府信息公开指南
政府信息公开制度
法定主动公开内容
政府信息公开年报
政府网站工作报表
依申请公开
国家、省、县区和部门平台
互动交流
调查征集
我要写信
网上办事
新媒体
微信
微博
营商环境
当前位置:
首页
>>
警务资讯
>>
警方提示
警务资讯
新闻中心
权威发布
警方提示
媒体报道
公安影像
警方提示
“雾”必小心,严防“霾”伏!
近期,本省霜雾霾天气增多,雾霾天事故多发,驾车出行要注意安全,警方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注意以下几点:一、注意限速。能见度在500—200米时,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,行车间距应保持在150米以上;能见度在200—100米时,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,行车间距保持在100米以上;能见度在100—50米时,时速不能超过40公里,行车间距保持50米以上。能见度在50米以下时为特浓雾,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可采取局部或全路段封闭高速公路的交通管...
2020年12月30日
手机支付“四不要”
现在用手机支付的人越来越多,骗子也瞄准了这种付款方式,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,最近就有因为微信支付时把付款码给“商家”,最终被骗取钱财的案例。警方提醒大家,为了财产安全,手机支付切记做到“四不要”。 1、不要在手机浏览器中购物。最好不要跳过购物软件直接在手机浏览器中购物,浏览器购物容易出现钓鱼网站,上当受骗的概率更大。 2、不要用公共WiFi支付。进行手机支付时,请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,不要使用公共场...
2020年12月21日
街头“求扫码”背后暗藏猫腻
近几年来,在地铁、商圈、大学城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,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一群人身上挂着几个二维码,挨个求路人帮忙,他们通常会打着“支持创业”的名义,并且随身携带例如气球、口哨、签字笔等小礼品,来作为“谢礼”,有人直接走开,有人出于善心答应,有人贪图小礼物而扫码。然而,这样扫二维码真的安全吗?个人信息会不会被泄露?街头扫码主要分两种情况:一种是正规商家通过微信营销,吸引消费者关注公众号而开展...
2020年12月15日
利用小程序诈骗涌现,你中招了吗?
现今社会,人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娱乐、学习已然离不开互联网,互联网与移动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,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。智能手机上网成为生活的“主旋律”,其中小程序不但实现了应用“触手可及”的梦想,更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。自从小程序上线后,这种不占内存又方便的快捷方式成了许多微信用户的心头好,买电影票、点外卖、查公交等各种需求,小程序全部一键搞定,然而不法分子也瞄准这一机会对小程序爱好者下手,...
2020年12月10日
果味电子烟危害大 学生群体勿吸食
近期,我省部分中小学门口摊贩有“三无”产品电子烟出售,并在学生中流行,购买电子烟大多是出于好奇心理的低年级小学生。电子烟的危害性尚未被广泛认知,加上未成年人本身的好奇与叛逆心理,极易在外界因素的驱动下尝试电子烟。 据悉,“果味”电子烟以新奇的口感和缤纷炫酷的外形广受青少年追捧,且因其形状上与传统文具、玩具较为相似,因此混杂在校园周边的文具店、小卖部售卖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,不易被家长及校方发现。且...
2020年12月02日
共547条
首页
上页
1
...
32
33
34
35
36
...
110
下页
尾页